整合性退腫治療(Complete decongestive therapy, CDT)(上)
- MEI-SHU
- 2023年10月19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何謂淋巴水腫?
哪些原因會導致淋巴水腫呢?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兩種,原發性是指,先天不明原因造成淋巴系統功能不佳,進而導致淋巴水腫。如Milroy’s好發兩歲以前、Meige’s則發生在兩歲至35歲,可能有血管結構發育不全,或是淋巴結纖維化等狀況。
而次發性淋巴水腫包含,嚴重外傷、組織感染、手術或癌症手術後、放射治療後,造成淋巴系統被破壞而導致淋巴水腫。目前台灣以癌症手術治療病患居多,在腫瘤切除與淋巴結擴清手術後可能發生肢體淋巴水腫,癌症術後病人在患側肢體的淋巴水腫,發生的時間不一定,肢體淋巴水腫會造成患側活動受限、 疼痛、觸感變差,心理上更因身體心像改變而引起焦慮、沮喪,甚而造成社交退縮,影響其生活品質。
淋巴水腫的症狀及分期:
STAGE 0 (第0期):潛在期,沒有明顯肢體腫脹,但有會導致淋巴系統損耗的原因。
STAGE 1 (第1期):早期或輕微淋巴水腫,有間歇性肢體腫脹情形(有時腫有時消),有2~3㎝的肢體圍差距。
STAGE 2 (第2期):中度水腫,3~5㎝的肢體圍差,明顯肢體變形有凹陷性水腫,表皮也許呈現光亮、緊繃、變薄且脆弱,經常感染。
STAGE 3 (第3期):嚴重水腫,肢體圍差超過5㎝,無凹陷性水腫,肢體變大且纖維化,皮層增厚且有脂肪組織增加,病人可能開始有日常功能受限的情況產生,肢體異常的增大變形且常常反覆產生蜂窩性組織炎。
整合性退腫治療(CDT)
國際醫學認定治療淋巴水腫的『黃金標準』。這套治療標準是在1970年代由德國的Prof. Michael Földi 和 Prof. Etelka Földi建立並旋風式席捲歐洲醫界,於1980年代發展到美洲,後來1990年代再拓展至國際其他國家。
當中包括Emil Vodder醫生研發的徒手淋巴引流技術。藉由接受過完整訓練的淋巴水腫治療師,整合性去腫治療展現良好的長期治療成效,不但是先天或後天的淋巴水腫都能藉此得以受到控制。
整合性去腫治療是種安全又有效的標準療法。被眾多國際重要醫學組織(如:美國癌症協會(ACS)、國家癌症機構(NCI)、國際淋巴醫學協會(ISL)、國家淋巴水腫組織(NLN)等)認證為治療或控制先天或後天淋巴水腫的主要方針。
介入重點分為兩個階段:第一階段「消腫期」和第二階段「維持期」。
第一階段:目的為退腫
第二階段:目的為改善或維持第一階段的成效

整合性淋巴退腫計畫,主要由下列幾項介入重點所組成:(1) 徒手淋巴引流(Manual lymph drainage, MLD)、(2)壓力治療 (Compression therapy)、(3) 運動(Exercise)、(4)皮膚照護 (Skin care)。(5)衛教(Education)
淋巴水腫的預防包括以下方法:
減少干擾淋巴液回流:應避免穿戴緊身衣物及手錶飾物等;
限制淋巴液產生:避免患肢過度承重、泡溫泉、曝曬太陽下、熱敷患肢、蒸氣浴及深部按摩等;
保護皮膚避免皮膚有傷口及感染:避免於患側抽血、打針、針灸等,保護皮膚不被針刺、刮傷、燒燙傷或蚊蟲叮咬。一旦有皮膚病變應立即就醫,擦微酸性乳液避免皮膚乾燥龜裂;
適度溫和的運動:有助於促進淋巴循環。
日常生活職能
淋巴水腫雖可經由徒手引流技術及壓力治療控制在一個範圍,但對整體淋巴系統的破壞為不可逆的,所以個案需要在與腫脹與治療的平衡之間,找到新的生活型態及模式。例如避免重複性的勞務,或劇烈的運動;加強及維持皮膚的保濕及照護,避免曬傷或小傷口;維持良好的免疫力,避免經常感染或其他發炎反應;在安全範圍內,增強體適能狀態,維持緩和的運動習慣;定時監測腫脹情形等等。這是一條漫漫長路,但期待找到新的步調時,可以發展新的職能及作息,增進自己的安適感。
參考自ACOLS認證課程資料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