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遊戲中觀察感覺統合的11個面向
- MEI-SHU
- 2024年2月1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(參考 A. Jean Ayres, 1981)

進入遊戲的情境
觀察
加入活動
對於現有的擺設或玩具的反應
創造活動
行為組織能力
動機:警醒程度和調節能力
目標導向:持續度、專注力、隨機性、目標性
行為組織的複雜度:主動/被動、模仿/起始/創造能力、結合時序的相關能力、收玩具的意願、面對改變的反應
自我刺激:頻率、時常、類型
感覺處理
感覺註冊:視覺和聽覺刺激的覺察
感覺尋求或調節:前庭(圓形軌跡/軸性/線性)、觸覺、本體覺
知覺:翻譯成可用資訊
動作運用
概念形成:辨認任務活動的需求、模仿/起始/創造能力、特定活動的玩法多樣性
適當反應的複雜程度
先後排序
視覺動作
時序、預期性的反應
建構性
姿勢/動作
基本動作模式:彎曲、伸直(全身或是只有四肢)、斜向、旋轉、抓握、上臂交替的動作、雙側協調(也包含雙腳跳等)
身體回正和平衡反應、保護性伸直、肌肉張力
環境相關面向
覺察環境中的物體
覺察環境中的人
可在環境中運用不同的身體活動方式,例如攀爬、跑向物體、躲起來、移動等
操作及運用玩具
想像及創造能力
活動的細節內容
運用玩具,例如一系列相關的活動組合,或是單一重複性的活動
建構性
社會互動
與父母
與成人
與同儕,是領導者還是跟隨者
情緒
情感:穩定度、易怒程度、焦慮程度、愉悅程度、是否過度反應、表情表達、莫名偏激
自我概念:自尊、自信、被支持的需求、被協助的需求
溝通
非語言溝通:肢體、表明需求、主動牽手、聲音
接收性語言:跟著口語的指令、對於他人溝通意圖的回應
表達性語言:模仿、易懂程度、構音、表達內容的相關程度、內容適切度
行為
負向或破壞性的行為、發脾氣、攻擊他人、拒絕
Kommentare